【冲刺】2024年 北京师范大学040104比较教育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终极预测5套卷

【冲刺】2024年 北京师范大学040104比较教育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终极预测5套卷,高等院校,师范类,985,211,双一流,自划线,A区,北京师范大学,040102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第1张

资料专业信息:

所属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年份:2024
学习方式:全日制所属门类: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0401教育学统考计划招生人数:3(不含推免)

①本套精品资料全国统一零售价:【80元】

②如果需要购买完整精品资料,请联系客服微信,购买后可在线阅读学习或者打印纸质版。

③点击下方橙色按钮,可以预览本套精品资料高清PDF摘选的部分免费内容。

点击预览本套精品资料高清PDF文档 >

资料特别说明:

①考研精品资料由本机构高分研究生潜心整理编写,高清PDF电子版支持在线学习或者打印。编写组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整理收集编写,仅供考研学习,强化,冲刺,初试,复试等学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②资料中若有真题及课件为免费赠送,仅供参考,版权归属学校及制作老师,在此对版权所有者表示感谢,如有异议及不妥,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无条件立即处理!

【冲刺】2024 年北京师范大学 040104 比较教育

学《703 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终极

预测 5 套卷

特别说明

本书严格按照该科目今年考研专业课真题题型、试题数量和考试难度出题,结合本专业考研大纲整理

编写,由考研学长严格审核校对。其内容涵盖了本科目考研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针对性强,是报考本校

该科目考研专业课复习的重要资料。

版权声明

本机构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

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

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

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

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

者批评指正。

考研专业课资料 学长一对一 诚招加盟

目录

【冲刺】2024 年北京师范大学 040104 比较教育学《703 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终极预测 5

套卷(一) ............................................................................................................................................4

【冲刺】2024 年北京师范大学 040104 比较教育学《703 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终极预测 5

套卷(二) ............................................................................................................................................9

【冲刺】2024 年北京师范大学 040104 比较教育学《703 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终极预测 5

套卷(三) ..........................................................................................................................................15

【冲刺】2024 年北京师范大学 040104 比较教育学《703 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终极预测 5

套卷(四) ..........................................................................................................................................20

【冲刺】2024 年北京师范大学 040104 比较教育学《703 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终极预测 5

套卷(五) ..........................................................................................................................................24

第 3 页,共 27 页

考研专业课资料 学长一对一 诚招加盟

【冲刺】2024 年北京师范大学 040104 比较教育学《703 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

考研终极预测 5 套卷(一)

说明:本书按照考试大纲、历年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由学长严格审核校对,仅供

考研备考使用,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练习

【答案】仅在头脑中反复思考操作技能的进行过程的练习形式,称为心理练习。心理练习不受时间、

地点、器械的限制,而身体几乎不会产生疲劳。

2. 内驱力

【答案】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有机体会产生各种需

要,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机体内部就会因紧张而产生内驱力,内驱力促使个体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反应导致个体需要得到满足和紧张得以消解。(豆丁华☺研ш电子书)

3. 内部动机

【答案】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活动本身

就能使其得到满足,无需外力的作用,也不必施以外部的报酬和奖赏而使之产生某种荣誉感。

4. 自我效能感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5. 有意义学习

【答案】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

学习。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

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有意义学习的发生需要具备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条件。

6. 概念同化

【答案】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

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豆丁华研щ电子书)

二、判断题

7. 学习与表现(Perfomance)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__________

【答案】√(豆丁华╞研а电子书)

8. 根据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主要要提高其道德认知水平。

__________

【答案】√

9. 本能是指先天的、在物种演化过程中形成并以遗传方式传递的、不学而能的行为或行为模式。

__________本能论主要是用本能来解释人的行为的动因。__________

【答案】√

第 4 页,共 27 页

考研专业课资料 学长一对一 诚招加盟

10.在上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总是导致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发生实质性变化。

__________

【答案】√

三、简答题

11.简述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答案】动作技能形成分四个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自动化阶段。加里培林的智

力技能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

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冯忠良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

阶段。

12.简述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答案】(1)概念转变

概念转变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概念的

变化有两种可能,一种可称为“丰富”,即新知识的纳入补充了现有知识,通过积累的方式使这些知识发生

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基本是一致的。另一种情况可以称为“修订”,这是指新获得

的信息与现有的信念、假定或有关理解之间存在着冲突,因而要对对立的理解做出调整。概念转变针对的

是后一种情况,即个体在面临与原有经验不一致的信息时,对原有理解、解释做出的调整、改造,而不是

针对细枝末节的变化,所以有人又称之为“原理转变”或“信念转变”。(豆丁华研л电┿子书)

(2)概念转变的过程

概念转变过程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及其解决的过程,学习者首先要意识到新经验与原有观念之间的不一

致,从而产生一种“冲突感”,在此基础上,学习者要对新、旧经验及其有关的事实、观念进行分析和判断,

思考各自的合理性、正确性,直至对新、旧知识经验做出某种调整,以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

①引发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就是人在原有经验和新经验之间出现对立性矛盾时,感受到的诱惑、紧张和不适的状态。

面对认知冲突,学习者需要对新信息或原有图式做调整,以解决冲突,这正是认知改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认知冲突可以做如下分类:直接经验中的认知冲突与间接经验中的认知冲突;现实概念的冲突与潜在概

念的冲突;针锋相对的认知冲突与可兼容的认知冲突。

引发认知冲突在概念转变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因为只有体验到认知冲突,个体才能感受到原有概念

的不足,认识到替换或调整原有概念的必要性。但是,只是引发了认知冲突还不足以使概念发生改变,这

取决于学习者解决认知冲突的具体方式和途径。

②认知冲突的解决与概念转变

解决认知冲突有多种可能的途径和方式。间接经验过程中认知冲突的处理主要有这几种:A 径直地或经

过认真分析之后拒绝新概念;B 通过机械记忆、概念更换或者概念获取可能的方式纳入新概念。所谓直接

经验过程中认知冲突的解决,就是学习者如何面对与原有观念相违背的实例。“反例”的可能方式有:A 在反

例出现时放弃原有的假设。B 对原假设作调整。C 把反例作为特例,不予考虑。D 为原假设加上适用的条件。E

修改有关定义,以改变对问题的理解。F 拒绝反例。

为了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可以是通过实验、

演示等让学生看到与原有理解相反的事实(反例),或者直接提出与学生原有理解相对立的新观念,从而

第 5 页,共 27 页

考研专业课资料 学长一对一 诚招加盟

引发认知冲突。

13.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高原现象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1)在学生动作技能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称之为“高原现

象”。它表现为练习曲线一直保持在一定水平而不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2)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旧的技能结构的限制、生理与心理疲劳、意志品质薄弱。

14.简述班杜拉关于观察学习中动机过程的论述。

【答案】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分别是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他认为动机过程与三种强化类型有关:

(1)直接强化。班杜拉认为如果按照榜样行为去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

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属于外部强化,也叫直接强化。

(2)替代强化。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同样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属于替代强化。

(3)自我强化。人们倾向于做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这是一种自我强化。

15.如何设计规则和程序?

【答案】(1)确定所期望的学生行为。所确定的期望的行为一定要与课堂的运转方式相匹配,同时

还要注意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因为不同的情景下会有不同的学生行为。(2)把期望转化为规则和程序。

确定好所期望的学生行为后,就要将它们转化成具体的规则和程序。(3)确定后果。这一步就是和学生

讨论遵守或者无视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后果。青岛掌е心博阅电子书

16.什么是自我效能感?有哪些功能?

【答案】(1)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

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

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关于某种行为可引起某种具体结果的信

念;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

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

语劝说和情绪唤醒等。

(2)自我效能感有四种功能:

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

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敢于面对困难。有高昂的斗志,相信通过坚持不懈

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难。

③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④影响人们在活动时的情绪表现,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热情开朗,情绪饱满,富有自信心。

四、论述题

17.论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答案】(1)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2)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3)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4)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有其内在的规律。

第 6 页,共 27 页

考研专业课资料 学长一对一 诚招加盟

10.初入学儿童在习字时运用书空形式帮助记忆字形,这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练习形式。__________

【答案】×

三、简答题

11.教师如何从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转变为师生互动学习活动中“平等中的首席”?

【答案】要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有效互动,教师需要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

中的首席”,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教学成为师生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

可以做学生的同伴,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增强教育的

力量。教师要善于观察和理解学生,甚至应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了解他们

学习的过程,理解他们在学习中犯各种错误的原因,从而在教学中与学生很好地配合和合作。另一方面,

教师有时甚至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讨论或合作,作为学习的同伴与学生共同进行意义的理解建构,

共同解决问题。由于教师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更高的能力,因而在这种交往中,教师作为成熟水平较高的社

会成员,通过学生与他们的交往,可以促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向现实发展的转化。

12.简述强化安排的类型及其效果。

【答案】(1)强化安排的类型

强化安排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安排和间歇强化安排。连续强化安排即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

化。间歇强化安排即并不是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化。

间歇强化安排可以分为比例强化安排和间隔强化安排。比例强化安排是根据一定的比例给予强化,间

隔强化安排是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给予强化。比例强化安排又可分为固定比例强化安排和变化比例强化安

排。间隔强化安排又可分为固定间隔强化安排和变化间隔强化安排。

(2)强化安排的效果

①对习得速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学习新的行为时,连续强化的效果优于间歇强化。

固定强化安排比变化强化安排引起的习得速度要快些。

②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比例强化安排比间隔强化安排的反应速度要快些。

在两种固定强化安排中,在每次强化后,反应速度立即变慢。

在固定比例强化安排中,强化次数与反应次数比例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强化密度大的强化安排在强化

后反应速度不大会减慢,强化密度小的强化安排在强化后会有较长时间的暂停。

固定间隔强化安排会出现强化后反应速度变慢,然后再逐渐加快的现象。

在变化强化安排中,强化密度不影响反应速度。

③对消退速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连续强化安排比间歇强化安排的消退速度更快些。固定强化安排比变化强化安排引起的消

退速度要快些。在比例强化中,高密度的强化安排要比低密度的强化安排引起的消退快一些。

13.列举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不少于 5 个)。

【答案】(1)历史(或偶然事件)。

(2)成熟。

第 21 页,共 27 页

试读已结束

激活后可查看剩余未读页数!

客服微信二维码:

【冲刺】2024年 北京师范大学040104比较教育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终极预测5套卷,kefuweixin.jpg,高等院校,师范类,985,211,双一流,自划线,A区,北京师范大学,040102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第2张


本站内容均为网友热心提供,发表。仅供参考,不能保证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如果资料有误,分享失效或其他问题,可联系管理员处理。如果内容侵权请发邮件:yiqikaoyan@88.com告知立即删除。维权指引 >
一起考研网 » 【冲刺】2024年 北京师范大学040104比较教育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终极预测5套卷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专业课权威资料 轻松考研好帮手

积分充值 加入会员